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,会从事与自己专业不相符的工作。不过,一名就业前景不错的小语种专业本科学生,在一间冷库做搬运工,而且工作时间已有两年之久,是不是感觉有些“不可思议”?
23岁的林凯彬两年前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西班牙语专业,之后辗转来到济南一座冷库做搬运工。搬运工的活计并不轻松,每天要工作8个小时左右,身体健硕的林凯彬,至少要搬2吨货。
进出冷库,面临最大的问题是“温度变化”,特别是济南的夏天,天气温度高达三十七八度,而冷库内的温度是零下二十摄氏度,室内外温差60度,林凯彬常常是穿着短裤短衫,直接披上棉袄搬运货物进出冷库。往往人在冷库待久了,出去会很容易“中暑”。
这两年“冰火两重天”的劳作,给林凯彬的身体已经造成了一些伤害,比如腿部有时会感觉“不舒服”,也比如“冻耳朵”,耳朵会冻肿,“有点痒痒”。
从北京带回成都的东西更多,送站的和到成都接站的声势更大。最多的一次是1977年8月,我去北京出差。因为女儿是1978年出生,需要的东西多。在我保存的购物小本上,清楚地记载了那次带回的东西,仅说几宗大项:白糖30斤,红糖18斤,猪油20斤,粉条10斤,肥皂60条,洗衣粉15袋,还有其他东西,加上同学、同事带的东西,足足装21个包、箱,有一两百斤。
那次是6个人骑自行车送我到北京站,并通过同学关系,认识北京至成都特快列车上的一个女列车员帮忙,我们几个人提前把带的东西搬进站台,放到车厢的行李架上。
当年同事戏称我是城际搬运工。40多年过去了,往事仍历历在眼前。而今商品丰富,交通发达,人们再也不会像我那样辛苦和遭罪了。
往往有志之人,在遇到挫折时,会用《孟子》里最有名的一段话自鼓励: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做为小语种专业,西班牙语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稳定。不过,林凯彬没有谈论自己放弃西班牙语,“转行”到冷库做一名搬运工装卸工临时工的原因。或许,其中最大的可能,还是林凯彬西班牙语水平的竞争力欠缺,比如,他想到日本留学,而不是计划怎样提升西班牙语本科水平。